天博TB官方app下载民歌悠扬浸润校园 北疆文化熠熠生辉 ——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天博TB官方app下载民歌悠扬浸润校园 北疆文化熠熠生辉 ——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化青少年家国教育,筑牢文化自信根基,近日,海拉尔区第五中学特别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鄂温克族民歌(鄂温克叙事民歌)”传承人乌日娜,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宣讲活动。
当日下午2时30分,礼堂已座无虚席。活动以口弦琴合奏拉开序幕。悠扬的琴声在礼堂回旋,舞台上同学们尽情地展现着民族乐器独有的风采和魅力,将现场观众带进了一个曲调悠扬流畅,音韵和谐响亮的音乐世界。
随着《吉祥三宝》熟悉的旋律响起,乌日娜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讲台。大屏幕开始播放她亲自参与制作的MV《历史的声音》,画面中鄂温克族老艺人布满皱纹的面庞与苍劲的歌声形成强烈对照。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用歌谣记载着三百年迁徙史。乌日娜轻抚胸口向学生们说道:“每首民歌都是会呼吸的史书,是穿越时空的文化基因”。
在学术解析环节,乌日娜用原生态唱腔演绎了多首鄂温克族民歌片段。她特别强调:“演唱鄂温克叙事民歌时需注重语言韵律与情感张力,因为每一个音符背后,都有祖先的智慧和生活的温度。每个人一定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去挖掘文化与音乐的根,唯有如此,才能更稳更好、更有自信地去了解文化。这样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越来越强。”此外,乌日娜还展示了鄂温克族民歌在当代的创新演绎,以舞台剧《敖鲁古雅》为例,探讨传统音乐如何与现代艺术融合发展。
鄂温克族民歌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又名《狍子之歌》,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生态长篇叙事民歌。这篇叙事民歌,充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凝聚着古老狩猎民族的诚信、善良且充满智慧的精神和魅力。多年来,为了把鄂温克叙事民歌保护好,并传承下去,乌日娜构建起“抢救性保护+创新性传承”的双轮驱动模式。她带领的团队已搜集、整理、抢救性录制近百首濒危曲目。此外,还创建了五彩呼伦贝尔少儿合唱团,担任声乐指导并出版了第一张鄂温克族民歌原生态CD《历史的声音》。
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乌日娜邀请学生上台学习鄂温克族民歌的发音技巧与节奏特点。她穿梭在孩子们中间,示范鼻腔共鸣的秘诀,并指导学生用鄂温克语演唱简单乐句。初一学生哈林在体验后激动地表示:“希望我能成为文化传播的火种!”
活动尾声,乌日娜师生团队演唱歌曲《吉祥四季》结束了这场非遗宣讲。初二的小林同学意犹未尽地说:“一个个简单的音符构成了一首首动人的歌曲,让我极为感动。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其发扬光大”。最后,海拉尔区第五中学正式聘请乌日娜担任民歌传承指导专家并为其颁发聘书,这也标志着该校“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深化拓展。
一场值得细细品味的非遗宣讲,带来一段余音绕梁、直击心灵深处的共鸣体验天博TB官方网站。面对记者乌日娜表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们讲文化的传承,让他们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重要性。因为青少年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承主体”。
此次讲座是海拉尔区第五中学“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缩影。今年以来,该校通过举办北疆文化钢琴演奏会、校园合唱节等一系列美育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未来,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将继续以艺术为桥梁,让文化薪火生生不息。(宝斯日古冷)